位于福建省泉州市的德化县,是我国历史悠久的陶瓷产区,其制瓷史可追溯至新石器时代。德化白瓷以其洁白如玉、温润如脂的特质闻名于世,早在宋元时期便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远销欧洲,明代德化白瓷更是在各大拍卖行屡屡打破千万成交价,“Blanc de Chine”(中国白)的雅号就出自法国人对明代德化白瓷的赞誉。
今年夏天,北京与上海两地同步推出了以“中国白”德化白瓷为主题的高规格展览:
在北京,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于7月16日至8月17日举办“不止于白——中国德化白瓷展”,呈现90余件德化陶瓷精品,展现“中国白”跨越千年的艺术传承。
在上海,“中国白·德化瓷”上海艺术大展于7月18日-9月19日在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盛大开幕。展览汇集超过200件白瓷珍品,是上海近年来文脉底蕴最深厚、规模最大的德化瓷专题展览。
上图左至右:明代象牙白自在弥勒、明代葱根白龙虎杯、明代鸭蛋青竹节炉、明代孩儿红乳足诗文杯、明代猪油白倚麂观音
这两场重量级展览,生动体现了福建德化全力将“中国白”打造为头部文化IP的决心。
中国白:从国家级非遗到国际 IP
2006年,德化瓷烧制技艺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德化白瓷也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2017年,明代“瓷圣”何朝宗创作的德化白釉渡海观音于纽约佳士得拍出1930万港币,创下德化白瓷的拍卖纪录。
上图:何朝宗款德化白釉渡海观音
除瓷塑外,德化白瓷的日用器皿与礼器同样工艺精湛,完美融合实用功能与艺术价值。
上图:明代白釉荔枝形洗
近现代以来,德化白瓷持续将传统技艺融合文化底蕴与东方美学,不断强化“中国白”这一国际IP的吸引力。
2010 年,上海世博会福建馆展出陈仁海作品《世博和鼎》是世博会的献礼之作,以中国传统“铸鼎铭盛世”为灵感,融合奥运精神与世博理念。作品采用陈仁海独家秘制的原生态中国白陈泥,鼎身四面浮雕四大神兽,阴刻奥运会比赛项目,鼎内及鼎面手工捏塑上万朵瓷花,花瓣疏密错落,薄如蝉翼,集多种工艺于一身,从设计到烧制成功历经3年多完成。
上图: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陈仁海作品《世博和鼎》
去年,德化陶瓷大师连德理的作品《神话》正式入藏中国国家博物馆。该作品以电影《神话》中玉漱公主为原型,运用德化白瓷标志性的“高韧薄胎瓷衣技艺”,将瓷衣厚度精准控制在0.2毫米,令坚硬陶瓷呈现绕指柔纱般的灵动美感,尽显东方神韵。
上图:德化瓷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连德理作品《神话》
2024年初,德化县成功在西班牙完成“Blanc de Chine”海外商标注册,为“中国白”品牌的全球拓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德化瓷三大业务板块,剑指千亿产值
据《经济日报》报道,德化陶瓷产业产值从1978年的1268万元,一路攀升至2022年的502亿元。2023年3月,德化县发布《“中国白·德化瓷”产业高质量发展五年行动计划》,旨在推动陶瓷产业进一步升级,目标是在2027年实现陶瓷产业集群规模突破千亿元。
德化县2025年1月发布的政府工作报告显示,2024年该县陶瓷产业集群规模已达663亿元,同比增长15%。
目前,陶瓷产业占据了德化县经济总量的四分之三,形成了涵盖出口工艺瓷、日用家居瓷、大师艺术瓷、高科技陶瓷、卫浴陶瓷、建筑陶瓷等多元领域的发展格局:
-
出口工艺瓷(占比约60%):?产品远销全球190多个国家和地区,使德化成为全国最大的陶瓷工艺品生产和出口基地,以及国家级出口陶瓷质量安全示范区。
-
日用家居瓷(占比约30%): 在陶瓷茶具和花盆生产领域占据全国领先地位,值得一提的是,德化出品的陶瓷茶具占全国市场份额的80%以上。
-
大师艺术瓷(占比约8%):?虽产值占比不高,但其艺术价值和文化影响力巨大。德化县汇聚了6000多名陶瓷技能人才,拥有市级以上大师333人(其中国家级大师13人)。
德化部分企业已展现出打造爆款产品的能力,白瓷文创单品线上销售额可达数千万元。然而,在品牌建设过程中,企业负责人也坦言面临挑战:品牌保护意识不足、抄袭现象频发,导致企业被动陷入价格战。
针对此问题,德化县司法部门积极推动创意版权保护,于2024年底设立了专门服务于陶瓷产业的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并于今年5月举办“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国家知识产权局相关负责人也出席了活动。
目前,德化县年均作品版权登记量占福建省近40%,连续20年位居全省各县(市、区)首位,近十年累计登记作品版权超过20万件。
“中国白”的魅力也转化为强劲的文旅吸引力。德化县文旅局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6月,全县共接待游客697.79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68.2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1.74%和12.24%。其中,“五一”假期表现尤为亮眼,接待游客79.47万人次,旅游收入达6.53亿元,同比增幅分别高达73.47%和79.4%,创下单季历史峰值。
壮大文化生态,促进跨境交流
在德化县的积极建设下,“中国白”的文化生态日益丰满立体。
2016年,首届“中国白”国际陶瓷艺术大奖赛正式设立,目前已举办至第四届。该活动由泉州市人民政府、德化县人民政府、英蓝集团和中法文化艺术研究中心共同主办,欧美同学会支持,旨在汇聚全球顶尖艺术家,探索陶瓷艺术的维度与深度,迄今已吸引了来自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数千名艺术家参与。
上图:第三届“中国白”大奖赛一等奖作品:Tinne Debruijne, 《联结》Connected ,2021
今年以来,“中国白”主题展览在国内和海外密集亮相:
-
1月,“瓷光玉韵——中国德化窑世界遗产文化展”在广西民族博物馆举办,“一色万象——白瓷艺术展”在河北博物馆举办。
-
春节前夕,“中国白——中国德化白瓷艺术展”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中国文化中心开幕,并于5月在土库曼斯坦国立美术学院再度展出。
-
7月10日-11日,人民大会堂举行的全球文明对话部长级会议“文明交流互鉴与文化传承创新”分论坛外,“中国白”德化陶瓷展览同步开设。
……
上图:全球文明对话部长级会议“文明交流互鉴与文化传承创新”分论坛外的“中国白”德化陶瓷展览。图为展出作品《汗血宝马》,原型为土库曼斯坦的汗血宝马。中新社记者 韩禹 摄
德化县委书记方俊钦表示,“中国白”出海计划将持续推进,未来五年将走进全球二十余个国家,让德化瓷继续担当“世界文化交流使者”的重要角色。
| 信息来源:《经济日报》;《泉州晚报》;中国新闻网;国家知识产权局官网;德化县人民政府官网;闽南网;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中新社
| 图片来源:公众号“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中华艺术宫”、“BlancdeChine”、“晋江经济报”;中新社;陈仁海个人公众号
| 责任编辑:LeZhi
华丽志东方美学事业部
华丽志东方美学事业部聚焦丝绸、瓷器、茶、竹等承载中国千年文化的独特产业,致力于让更多业内高端读者真正了解东方美学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无穷潜力,共同探讨和促进产业焕新和现代化进程。
除了持续产出原创优质内容外,华丽志还将发起一系列精心策划的文化与产业活动,包括溯源之旅、论坛和工作坊、文化艺术展览等等。从文化到商业,从材料到工艺,从历史到现在,从中国到海外,融会贯通全产业链,挖掘文化和工艺的精华,用全新的视角展开解读和传播。
联系方式:east@www.meiriyangsheng.cn